晴天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坚持开门教育,禅城扎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办好办实民生实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5:57:00    

近日,《人民日报》头版文章对各地各部门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扎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做法举措进行了报道,南庄镇的基层治理探索成为其中的典型案例之一。

南庄的实践也正是禅城扎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创新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米”难题,禅城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创新推出“禅城520善治”模式,抓实五强举措、打造两大平台、实现让群众称心的多“零”目标,推动小区治事从“自治”到“善治”。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禅城坚持开门教育,将学习教育紧密贯穿于解决民生难题的全过程,并系统谋划、建立机制,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南庄:聚焦“关键小事”,把“为民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

南庄镇深入推进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创新探索基层治理模式,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在多元诉求中寻求平衡。

2024年,南庄积极探索公用房活化管理机制改革,并以绿岛社区誉湖小区公用房为试点,引入了桐花益家通识科普服务中心,推动全区首个“公益+市场”活化的社区公用房项目落地见效。

绿岛社区以檀悦小区为试点,投放首批爱心共享单车。/部门供图

针对外卖准时配送与社区居民安全的双重需求,今年,绿岛社区以檀悦小区为试点,投放首批爱心共享单车,并免费提供给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使用,有效解决“最后一百米”的配送难题,成为全区首个“骑手友好小区”。

以骑手友好社区建设为抓手,南庄还全方位营造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友好场景,实现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与助力社区治理的双向奔赴。

同时,充分发挥骑手小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职业优势,南庄组建了“骑心协力”志愿服务队绿岛分队,通过开展系统化的急救知识培训,让骑手们将急救服务巧妙融入日常配送路线之中,使他们成为守护社区的“流动急救站”。

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禅西中心化、精密智造园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南庄还找准制约发展的堵点难点,重点推进人民群众可见可感可及的各项民生实事、微实事,让民生实事可感、可知。

石湾:开展“书记破百题”行动,让“问题清单”变“幸福账单”

石湾镇街道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创新推出“书记破百题”行动,让“问题清单”变“幸福账单”。

2024年,石湾镇街道推出“书记破百题”行动,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亲手抓,由机关事业单位认领村居“老大难”问题,由村居党组织书记领题攻坚群众“急难愁盼”,发挥“头雁”领航作用,为各项民生难题加速解决不断激活新引擎。

行动实施以来,石湾镇街道以“大事业没圈子”的开放格局和“敢饮头啖汤”的改革魄力,纵深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功化解鄱阳南工业区土地开发、惠景城小区停车难等一批基层治理“硬骨头”。

今年,石湾镇街道持续深化行动,发布《石湾镇街道“书记破百题”行动书记领题清单》和《石湾镇街道“书记破百题”六大专项行动》,涵盖区域管理、城市发展、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领域,全面覆盖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各级党组织书记作为“关键少数”挂帅领题,通过“群众点题、书记领题、协作破题”的闭环机制,精准对接民生需求,打破行政壁垒,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行动还提出“五级协同”机制,联动上级部门、街道、片区、村居及社会力量,形成“难题共解、成果共享”的治理格局。通过党组织书记的高站位统筹,突破“一地一域”界限,整合跨部门资源,集中力量攻坚。力争2025 年底前实现40 个村居超100 件民生难题销号,提升群众满意度,打造“善治石湾”“书记破百题”品牌。

禅城区以点拓面,将“书记破百题”行动纳入全区重点改革项目,由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挂帅,组建涵盖机关、村居、两新组织等超百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头雁矩阵,构建“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领衔破题、机关党组织书记跨域领题、村居党组织书记一线攻坚”三级责任体系,通过分类领题、动态管理、亮晒评比,让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行动开展以来,全区共收集200余条民生诉求,推动125个问题销号,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张槎:推出“十件党建民心实事”,靶向发力回应民生关切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张槎街道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以“开门问需、开门服务”为导向,聚焦“五大领域”,连续第三年推出智慧新城示范片党委“十件党建民心实事”项目,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民生、助推发展的生动实践,确保工作接地气、有温度、见实效。

“一老一小”暖心守护。精准对接老年群体需求,打造街道级“长者饭堂”满足老年就餐需求,并建设多功能传统文化传承中心丰富老年精神生活;针对儿童,打造童趣乐园,持续开展“430课堂”、寒暑期托管及技能培训等活动,建立“科创共享空间”并举办儿童主导活动。

“急难愁盼”精准纾解。整合“政社校企”力量实施“护苗”行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区街两级服务中心联动,推出政务服务“四个办”、“税务+社保”集成服务等及“志惠您”政务+志愿服务品牌,实现便民惠企。

“新就业群体”融入关怀。打造骑手友好片区,指导小区、园区落实优化进入流程、设临停点、建休息驿站、困难帮扶、年度体检等八项举措,畅通配送“最后一百米”。

“社区治理”激发新活力。实施“社治力量提升”工程发掘培育骨干,扩大“社区合伙人”;党建引领社区运营,开展公益创投、建立积分兑换商城、实施“五微”行动,建设“邻里空间”促进睦邻友好。

“人才健康”双向赋能。整合资源开展“智慧大讲堂”等活动、“人工智能+千行百业”人才培训及青年联谊活动,打造青年人才“成长+”生态圈;推动体育社团发展、优化场地设施,举办多元赛事,普及健康理念。

祖庙:启动“千金方”行动,以中医智慧赋能基层治理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祖庙街道创新实施基层治理“千金方”行动,通过开门聚民智、开门纳诤言、开门见实效,巧妙融合中医“治未病”“调和平衡”等智慧,推动开门教育走深走实,实现“治理再升级,盆景变风景,减负更有为”。

祖庙街道创新实施基层治理“千金方”行动。/部门供图

“开门聚民智”强根基。构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法治保障+德治教化+科技支撑”的治理机制,筑牢多元共治底盘。同时,通过搭建“理论培训+实战演练+成果孵化”平台锻造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并鼓励社区在微更新、数字化治理等领域先行先试,形成“资金小额撬动+资源全域整合”创投模式。

“开门纳诤言”把准脉。运用“望闻问切”工作法深入调研定位痛点,依托“书记有约”平台常态化交流答疑为基层减负。此外,还创新“资金+资源+智慧”支持体系,激发基层探索活力,推动治理模式从“政府独唱”向“多元合唱”转变,并分阶段推广优秀经验,实现“治未病”。

“开门见实效”惠民生。治理重心前移,依托智慧平台和多元解纷机制,推动“未诉先办”,并聚焦“急难愁盼”,以“民生微实事”固本培元,让群众获得感“千金不换”。

通过系统构建“开门聚民智”的共治格局、畅通“开门纳诤言”的民意渠道、做实“开门见实效”的惠民成果,祖庙街道成功将中医智慧转化为基层善治“千金良方”,将学习成效转化为群众满意度提升。

文/禅城融媒记者黄宇琴 通讯员禅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