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博会倒计时,江苏展区亮点抢先“剧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1:20:00    

2025年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江苏展区将以“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亮相15号馆文化消费·文旅融合展。30家省内优秀文化企业通过文化科技新服务、文化消费新场景、文化传承新生态三大板块,集中展示江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虚实联动裸眼3D领略苏韵新

步入江苏展区,四组4米高的裸眼3D屏幕与穿戴甲、苏绣、紫砂壶、绒花、丝绸等珍品共同构筑起“苏韵新‘视’界”核心展陈,从不同角度展现江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播载体创新、版权保护交易、人才赓续培育、前沿技术应用等维度取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果。

数字技术将穿戴甲、紫砂、苏绣、扎染等文化产品,以虚实交融的立体影像徐徐展开——

东海匠人将漆器、绒花、剪纸、掐丝珐琅等非遗元素和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仕女图等传统文化元素完美融合,让方寸甲片成为兼具艺术性和传播力的全新文化载体。

卓易文化首创的紫砂艺术品数字身份认证体系,通过将紫砂作品微观特征扫描存证、完整记录作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并上传至区块链,为每件紫砂艺术品赋予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同时还展示了集紫砂艺术品身份溯源、数据(版权)交易、实物收藏流通等功能于一体的APP“紫砂·易”平台。这种数字版权模式,不仅让艺术品收藏和交易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还让老百姓也能以亲民价格拥有名师设计的产品。

国家级非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85后绣郎付健凭借苏绣独特的劈丝、叠色技法,将青铜器物古朴厚重的肌理光泽进行精微复刻与艺术重构,让国之重器突破时空界限、实现“触手可及”。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培育,苏绣产业已汇聚近万名从业者。如今,不仅85后90后绣娘纷纷加入,以至柔的表现力创作花鸟人物作品,更涌现出一批年轻绣郎,拓展了苏绣刚柔并济的美学内涵。

中国首条非遗扎染智能机器人生产线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千年扎染,在生产效率提升6倍效率的同时保留手工美学。如今,这些智能染布已经化身国潮时装,“走”进年轻人的衣橱。

一旁,螺钿雀妤、釉里红锦、清明上河图、梦回中华、甄与纸鸢、剪纸绒花12生肖系列等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的穿戴甲产品,“遇见东坡”“龙窑臻品”“龙耀丰登”“龙德传人”等系列紫砂壶器物,青铜题材苏绣作品“西周·青铜环带纹壶”“兽面纹天黾己方鼎”和生活化的苏绣产品,以及绒花、丝绸、陶瓷等产品交相呼应,展现古老技艺的同时,更让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触手可及的文化体验。

科技赋能,文化新质生产力爆发

本届展会,江苏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先锋军们将从数字出版、数字影视、数字传媒、动漫游戏、智能装备等方面的成果。

在南京洛普打造的沉浸式观影空间中,观众可以通过全球首个全透声LED电影屏,零距离感受华表奖获奖影片《觅渡》的视听震撼。这块看似寻常的电影屏解决了传统LED电影屏不能透声的痛点,大幅提升了声像定位的准确性,全面兼容了传统影院扩声系统,拥有更为出色的视听表现。

江苏展区还将现场发布由南京文投集团旗下文都云数字科技与东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博新全宇宙联合制作发行的《盛世大明-明清第一陵》VR大空间项目,该项目将于2025年7月3日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明孝陵申遗成功22周年纪念日全球首秀,通过LBVR技术打造南京首个明文化沉浸式体验空间。

在江苏展区,指尖轻触即可开启一场时空穿越之旅——通过《江苏文库》数据库,观众可在线阅览典籍精华,让千年文脉在屏幕间流淌;与《非诚勿扰》数智嘉宾“小零”对话,AI算法将为您生成专属婚恋建议,见证科技赋能人文的温度……这里,传统文化与数字代码共舞,邀您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科技盛宴。

消费,新业态激活新场景

当屏幕热度成为线下流量,当传统文化碰撞潮流设计,江苏这片土地孕育出更多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方面的实践成果。

今年春晚的舞台上,无锡分会场在全世界面前展示“水韵江苏”的温婉秀丽,同时也让宜兴窑湖小镇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展区特别设置了“云上小火车”打卡点,为无法亲临窑湖小镇的游客提供了一次别样体验。此外,展区还带来了热播剧《北上》中充“花街小院”,漫步其间,仿佛能听到剧中人物的欢声笑语,感受到那份浓厚的市井气息和人情味。

近年来,“国潮热”在海内外持续升温,在年轻人中大受追捧。若态科技(ROBOTIME)正始终坚持原创设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旗下若客(ROKR)品牌的DIY木质机械传动模型以“蒸汽朋克风”和“工业机械风”为特色,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榫卯结构;旗下若来(Rolife)品牌打造的囡茜巧克力缤纷小熊、轻亚少女等系列盲盒,凭借国风妆造与治愈系设计,成为国内知名IP。

淮安畅想为本届展会特别设计的“茉莉花流沙冰箱贴”轻旋间流沙流转,将江南水乡与茉莉花凝结为可收藏的风雅;拍信文化“卡皮巴拉小黄豚”用呆萌IP承载当代情绪价值……在这里,国潮不再是符号的堆砌,而成为可触摸、可互动、可传播的生活美学。

非遗新生,传统技艺的时尚叙事

艺术当随时代,手艺当领时尚。那些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唤醒、焕新。

春晚同款“巳巳如意”真丝拉绒长巾惊艳亮相;精美的绒花发饰,让千年工艺化作Z世代发间的“可穿戴非遗”;国家级云锦传承人金文的《如意之旋》《凤凰之翼》《彩练当空》等作品,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在“寸锦寸金”中融合;诺艺琴韵的“福桃”三用首饰系列,渐变丝线勾勒出灵动饰品;连云港恒达珠宝的水晶雕刻作品《生生不息》通过东海水晶特有的清透质地,将生命向上的蓬勃张力凝固为永恒……近年来,江苏“非遗人”开始拼创意,设计制作的文创产品颜值吸睛、韵味爆棚,让非遗文创产品,成为青年一代的潮流单品。

这仅仅是江苏展区的一隅精彩,更多惊喜正静候您的探索与发现。5月22日至26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5号馆,敬请期待!

来源:荔枝新闻

编辑:曾雪琦

审核:张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