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做深做优“高速+”融合文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0 06:40:00    

近期,记者走进G30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新疆段沿线部分市县,发现高速公路早已超越交通功能,许多地方因路而兴,许多产业因路而旺,许多企业因路而活,许多群众因路而富。这背后,是当地不仅将高速公路视为通道,还将高速公路看成风景串联线、产业发展线、区域融合线,走好走稳“高速+”融合发展之路。

新疆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短板是主要景区间相距较远,旅行时间多是消耗在路上。着眼于推动“高速+旅游”融合发展,新疆一方面注重在沿线布局景点,另一方面让高速公路串联景点,巧妙地将特色旅游景点串联成线、编织成面,使公路线成为风景线。

另外,注重依托高速公路,畅通交通“毛细血管”,激活景区微循环,是新疆推动“高速+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做法。比如G30高速公路沿线的赛里木湖景区,景区内交通设施曾难以满足旅游高峰期通行需求,也制约了景区发展。为此,当地建设东门互通立交、改造环湖公路,并完善与G30高速公路的联系,在强化引流能力的同时,提升了游客体验。

在地域辽阔、“三山夹两盆”的新疆,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近年来,新疆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健全,为更好发挥高速公路带动作用,重点沿线城市、产业园区依托高速公路并结合铁路、航空港等打造物流枢纽,取得了交通改善与产业发展的良好效果。吐鲁番立足发挥G30高速公路和铁路、航线等优势,布局“高速+物流”融合发展,有力带动了葡萄等特色产业扩容升级。

除了“高速+旅游”“高速+物流”,新疆在“高速+园区”“高速+市场”“高速+产业”等方面也亮点频现。同时,从新疆等地的实践看,走稳“高速+”融合发展之路,还需注重把握好关键环节,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即“打底子”“开口子”“搭台子”。

“打底子”就是坚持科学规划,筑牢走稳“高速+”融合发展之路的根基。高速公路沿线一般分布着多个地州市、县市区,串联起多个行政区域,这就需要在更高层面统筹布局,沿线各地需着眼全局、加强协调联动,防止景点、园区、项目同质化,实施差异化发展。

“开口子”就是在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在部分路段谋划高速公路“开口子”项目。在一些区域,高速公路虽近在咫尺,却无法直接上路,驾车往往需要绕行数十公里才能驶入高速公路,成为发展“痛点”。如果在沿线有条件的地方“开口子”,让高速公路链接更多景区、园区和企业,就能让高速公路更好服务和带动沿线区域发展。

“搭台子”就是充分挖掘和释放高速公路平台功能和潜力,利用好高速公路服务区“展示窗”功能,优化提升部分服务区软硬件设施,拓宽沿线特色产品、文创产品销售渠道,丰富演艺经济、休闲经济等业态,激发消费潜力;还可将公路服务嵌入旅游服务中,让游客出行更顺、旅游体验更佳,实现出行与旅游无缝衔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文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