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2:05:00
“搭乘扶梯时,请紧握扶手,靠右站稳,左侧通行,谨防夹伤”
类似的提醒或者倡议
你听过吗?
原来这个提法是错的!
近日,奥一新闻注意到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
晒出了自己的新发现
北京地铁的扶梯上
出现了“小脚印”
↓↓↓
据相关地铁运营企业表示,该标识旨在提醒乘客不必“左行右立”,而是可以选择并排站立,并提醒乘客站稳扶好。
不少网友纷纷加入
地铁“左行右立”的讨论之中
有网友表示
“支持”
也有不少网友委屈
“不是不想在左边站稳
有时候是没办法”
曾被称“城市文明标尺”
“左行右立”其实不安全也不高效
据悉,“左行右立”,指的是搭乘扶手电梯时靠右站,将左边的空间留给赶路的乘客或给紧急情况留下通道。
这一做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44年英国伦敦地铁里“请站到右侧”标识,后来成为了国际惯例,被国内很多城市引进,甚至被称为“衡量城市文明的一种重要标尺”。
但是这个曾经的高素质好习惯,其实不安全也不高效。根据南京地铁运营公司统计的运营数据,长期“左行右立”对电梯的损害很大,95%的电梯损坏是由于电梯受力不均衡导致的。
此外,“左行右立”反而降低了扶梯运行效率。有研究表明,当人们“左行右立”时,扶梯每分钟可运送81名乘客,而当两侧同时站人,扶梯每分钟可运送的乘客达到113名,“左行右立”为了方便少数乘客赶时间,让更多乘客堵在了扶梯入口处。
有专家表示,“左行右立”这种方式会产生平衡偏差,导致“左行”一边电梯负载较轻,右边载荷较重,这样会产生倾斜。
所以,在乘坐自动扶梯时只需站稳扶好即可,着急赶时间的乘客,如需安全快捷通过,最好的方式还是走楼梯。更高效、更可持续。
多地已不提倡扶梯“左行右立”
深圳建议“站稳扶好”
近些年来,自动扶梯“左行右立”的做法暴露出诸多弊端和安全风险,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成都、香港等地都取消了“左行右立”倡议。
• 广州地铁:“左行右立”既不安全也不高效
据媒体报道,2018年,广州地铁就曾发声称乘坐扶梯不提倡“左行右立”。2023年4月,广州地铁再次提醒“左行右立”既不安全也不高效。
• 上海地铁:禁止乘扶梯时行走和奔跑
上海地铁还曾在2019年时发布了“最新版自动扶梯乘梯须知”,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此前“左行右立”的倡导,取而代之的是新增了“禁止在乘扶梯时行走和奔跑”。
• 深圳地铁:以安全为重,提倡“站好扶稳”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2年,深圳已不再提倡“左行右立”,而是以安全为重,提倡“站好扶稳”,即乘客在自动扶梯上应当避免走动。
记者走访
未见引导“双侧站立”的明显标识
深圳市民仍习惯性靠右站立
5月22日,奥一新闻记者实地走访龙华区深圳北站、福田区市民中心站、罗湖区老街站和国贸站。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深圳多个地铁站内并未见类似北京地铁内引导“双侧站立”的明显标识。除此之外,可见扶梯一侧均贴有自动扶梯乘梯须知,提醒市民紧握扶手、小心夹脚、禁止逆行、请勿打闹等。
深圳地铁内扶梯多处设有提示标识。
扶梯侧旁的挡板也贴有“请勿倚靠侧板”“小心夹脚”的提示。此外,扶梯阶梯上可见多处“站好扶稳”的黄色大字提示。
深圳地铁内手扶梯均有“站好扶稳”字样提示。
记者观察发现,地铁标识并未对市民起到明显的指引作用。多数市民在搭乘扶梯时仍会习惯性选择靠右站立,留出左侧空间供人通行。
在部分地铁站,有些赶时间的市民会以较快的速度在扶梯左侧奔跑。
深圳地铁内电梯市民仍习惯靠右站立。
多位市民表示,如果扶梯两侧都允许站人,对赶时间的人来说不太友好,“楼梯的阶梯多,垂直电梯等待时间长,使用扶手电梯还是更便捷的选择。如果扶梯两侧都站人,赶时间的人就只能在扶梯上原地踏步。”
与此同时,也有多位市民更关注安全维度,认为“两侧站立”值得提倡。“在扶梯上快步行走,稍不注意就容易摔倒,加上扶梯上的惯性作用,摔倒后的危险程度会比在楼梯上更高。”
还有市民指出,当多个人同时在左侧快步通过或奔跑时,能明显感受到扶梯的震动,“担心电梯容易出故障。”其希望深圳能提倡“两侧站立”,并参考其他城市,在扶手电梯的阶梯上作出相应提醒,让大家能扶稳站好,以安全为重。
深圳地铁内电梯市民仍习惯靠右站立。
奥一新闻记者搜索发现,此前港铁深圳就提醒过市民搭电扶梯时“左行右立”有安全隐患,赶时间的乘客,建议走楼梯通行更为稳妥。
深圳地铁相关工作人员向奥一新闻记者表示,乘坐扶梯时应左右两边站立,如果所有人都靠一侧站立或行走,会导致电梯受力不均,对设备造成影响。突然的单侧承重过大,加上乘客在电梯上运动时产生的额外压力,可能触发梯级保护机制,进而导致电梯紧急停机。
目前的地铁站内扶梯扶手带两侧,都有“站好扶稳”的标识,建议乘客站好扶稳,避免在扶梯上行走,以确保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你乘坐自动扶梯时
有“左行右立”的习惯吗?
最后,温馨提醒
不要再把
“左行右立”当成“好习惯”
它可能会增加事故发生几率
这个习惯真的要改!
赶时间的时候
还是走楼梯更安全哦
部分内容来源自 央视新闻、广州日报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刘正方 刘彦辰 蔡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