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说不尽的孙绍振》新书在榕首发,道出“闽派批评”旗帜性人物的学术人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00:06:00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雪薇

大梦书屋供图

8月16日,《说不尽的孙绍振》在福州西湖大梦书屋举行首发分享活动,书的主人公——著名文学评论家、教育家孙绍振,与作者李治莹共同出席,与读者分享创作缘起与书中故事。

著名文学评论家、教育家孙绍振

据了解,该书全书约28万字,由孙绍振早年门生、现任学者李治莹撰写。写作缘起于2022年疫情期间的一场心脏手术,让作者萌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他特别提到孙绍振先生给予的“自由写”三个字——“这对我而言,真正是‘一句顶一万句’”。书中不仅记录了孙绍振从战乱童年到学术泰斗的人生轨迹,更折射出中国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精神坚守。

本书作者李治莹发言

书中记述了孙绍振自1936年出生、历经战乱童年到成为当代文艺理论泰斗的曲折人生,浓缩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精神坚守。孙绍振也在分享会上回忆,母亲病重仍被抬着逃难,二哥为求生计改姓过继,自己则在“垃圾桶里常有冻死孩童”的旧中国中艰难存活。这些苦难,让他从小立下“中国必须强大”的信念。即便在人生低谷被“打入冷宫”,他仍坚持通读《资本论》《毛泽东选集》,奠定辩证思维的根基。“正是那段日子,让我真正读懂了马列原典。”除了个人学术道路与教育思考,书中还保留了大量学界轶闻、史料与访谈细节,让读者既能看到一位学者的生命历程,也能感受到一个时代的文心脉动。

作为“闽派批评”的旗帜性人物,孙绍振1981年发表《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以锐见和胆识力挺“朦胧诗”,在中国美学与文艺理论史上留下深刻印记。如今已年逾九旬,他依旧活跃在文学批评和教育的前沿。

《说不尽的孙绍振》不仅是一部学者传记,也是一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语文教育的精神史。现场有青年学子表示,孙绍振“在苦难中扎根,在坚守中开花”的人生历程,让他们理解了“学者何为”——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时代精神的承载者。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既有学术思考,也有鲜活故事,可作为理解“学者何为”的一把钥匙。

编辑:肖辛怡

审核:江荷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