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天河到天山 物流万里只等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6 08:10:00    

喀什智能物流港。闫鑫宇 摄

在新疆喀什地区,消费者“网购等一周”曾是常态,但从今年3月起,这一历史被改写:物流时效由原先7—10天压缩至1—3天,最快实现“当日达”。

这一重大改变,源于当地一个新物流枢纽的设立。今年3月,一家来自广州市天河区的企业——广州拉普拉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拉普拉斯公司”)在喀什建起南疆首个5G智慧物流港,并引入京东、顺丰、中国邮政等头部物流服务商,让当地居民网购到家首次实现“次日达”甚至“当日达”。

广州拉普拉斯公司,这个名字取自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拉普拉斯的高科技企业,正以科技的神奇魔力赋能物流增速提效。而随着物流港选品中心、海外仓、数字化平台、商品集散中心等功能的逐步完善,这里将成为喀什打造“一带一路”沿线重要枢纽与商贸中心的关键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 黄应来 吴哲 骆骁骅

从“买不到”到“次日达”

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的南疆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处在区域交通路网的末梢,长期面临着物流效率低下这一突出瓶颈,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网购消费体验。

这在物流时效上有集中体现。以南疆区域中心的喀什为例,此前,消费者网购的大部分商品要从近1500公里外的乌鲁木齐中转,配送周期较长,经常一等就是一周。

2023年10月,喀什智能物流港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商,在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推荐下,正在寻求物流地产投资机会的广州拉普拉斯公司创始团队得知了这一信息,便前来考察,很快就拍板投资。

“喀什近年来包裹快递年增长70%以上,但缺乏大型现代物流中心。放在电商高度发达的中国,这就是红海中的一片蓝海。”该公司副总经理周继浩道出了投资缘由。

总投资达6.3亿元的项目分3期推进。其中一期是智能分拣中心,从去年9月开工建设,到今年3月交付使用只用了半年时间。

项目一期刚启动,电商龙头京东就决定进驻。京东集团副总裁王颖透露,自2024年12月开始,京东便在南疆片区寻找自营仓落地城市,经广东援疆工作队引荐,今年1月底确定设立在喀什市,正式进驻喀什新广5G智慧物流港。

随着智能化分拣设备等先进设备的引入,物流运转效率大幅提升。“我们把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带到了南疆,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地产标准,带动京东货品在当地日均吞吐量增长200%。”周继浩称。

一期投产后极大缓解了南疆四地州“送货难、快递贵”的痛点。“从‘买不到’变成普遍‘次日达’,南疆的物流效率已经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看齐,也让当地老百姓享受到现代物流服务。”王颖表示。

京东平台的下单记录显示,一名喀什居民9月1日晚8时45分的订单,9时36分在喀什集散分拣中心完成打包;9月2日早晨8时34分送往喀什色满乡站;上午10时37分开始配送订单;傍晚5点半完成快递签收……全程不到24小时。

王颖透露,京东还通过平台帮助当地农户将货物销往全国,其中去年承接喀什地区西梅运输量突破1万吨。

物流港也成为了附近青年就业的热门选项。“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找到工作很开心,而且待遇也不错,有六险一金,每个月拿到手还有6000多元。”在园区工作的维吾尔族女青年米热笑着说。

据介绍,物流港项目一期投产至今,已为喀什600余人直接解决就业,还间接带动当地千人以上就业。

“荒地乡”变“兴旺地”

广袤的南疆自然条件优良,物资丰富,但受制于地理位置偏远、物流成本过高,很多企业望而却步。但随着喀什新广5G智慧物流港的建成运营,这一局面正在被改写。

“物流港所在的地方叫荒地乡,光从名字就听得出来,这里原来比较偏僻和荒凉。”周继浩笑着说。

但在项目一期投产后的半年间,随着一座现代化智慧物流园区的拔地而起,周边发展被逐步带旺。

“不仅人气上来了,商业氛围也越来越浓。”周继浩介绍,今年以来,陆续有企业和投资人来到物流港,了解周边发展情况,表现出浓厚的投资意向。后续随着物流港二期、三期建成,将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前来建仓甚至设厂。

依托喀什新广5G智慧物流港,由广东援疆打造的“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平台运转也更为流畅,仅2024年便带动粤新两地特色优势产品交易超124亿元,不仅为新疆瓜果等名优产品打开了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大门,也让广东优质产品便捷进入新疆市场,并进一步走进中亚、南亚,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市场。

目前,紧挨着物流港园区的一大片区域已经完成土地平整,这里是项目二期、三期所在地,其中二期本月初已经动工,预计明年5月投入运营。

“已经有广东头部家电企业找到我们,希望在物流港设置专属仓,将产品销往中亚、南亚,甚至中东和东欧。”周继浩说,物流港一期的成功运营,反映出当地较高的市场化水平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期、三期建成后,将吸引大量品牌在喀什设置前置仓,有望建成南疆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

商贸物流的兴旺,也带动越来越多的广东企业进疆投资兴业。2024年,粤新两地重点签约企业超过30家,实际落地项目23个。

“我们投资的光伏能源项目一期40万千瓦已于2023年6月建成,二期35万千瓦于2024年6月并网运行,今年预计可以生产9亿多千瓦时绿色电能。”广东省能源集团所属图木舒克粤电瀚海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俊锋说。

“以贸促工”不仅为受援地发展插上翅膀,也为两省区经贸合作拓展了新的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