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云南再次记录到野外雪豹影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7:32:00    

5月21日,开屏新闻记者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期,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在整理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红外相机拍摄的影像资料时,发现布设于佛山乡“巴美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海拔4800多米的一台红外相机先后于2024年8月25日、8月30日两次拍摄到疑似雪豹的影像,并得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家确认。

这是继2024年2月17日和2月19日在德钦县羊拉乡和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记录到雪豹野外影像后,云南在第三个点位再次记录到雪豹野外影像。两次监测点位间直线距离约26千米。

在资料的进一步整理中,专家发现红外相机监测影像中,还记录到与雪豹同域分布的其他野生动物(鸟、兽)7目16科28属32种。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野生动物多样性丰富,有较为完整的食物链。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兽类生态与进化研究团队负责人蒋学龙研究员认为,雪豹作为顶级捕食者,是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本次在德钦佛山巴美再次记录到雪豹影像以及其他与雪豹“同框”的野生动物,进一步证实了此前对雪豹在云南省内可能存在更多分布点位和更大分布区的推测。

雪豹隶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分布于从中亚至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广袤的高山,最高海拔可达5800米,是全球分布海拔最高的猫科动物。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结果,目前,全球野外雪豹种群规模为7446只至7996只。中国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区,估计约有4500只,约占全球雪豹种群的60%。在中国境内,雪豹已知和潜在分布区涵盖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四川、云南等8个省(区)。云南省西北部是雪豹的边缘分布区。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滇西北地区开展动物资源调查过程中,曾从迪庆州德钦县供销社获取一张雪豹的皮张标本;在对滇西北地区高山牧场牧民和曾经的老猎人访问调查亦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雪豹在德钦县白马雪山、香格里拉市浪都村等地有出现记录。

“巴美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是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等13家单位为推动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整体保护,采取政府主导、社区为主体、专家团队和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保护模式,于2019年11月在德钦县建立的首个公益保护地,面积约65平方千米,涉及巴美村9个村小组,现已实施6年,成效明显,为自然保护地外区域的有效保护提供了示范经验。2024年,巴美保护地入围“OECMs中国潜力案例”。

开屏新闻记者 左学佳 文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