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14:0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世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外儿童文学中有许多描写这段历史的著名作品,比如《安妮日记》《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和《将军胡同》《火印》等等。本期亲悦读给大家介绍的是以真实历史事件——重庆大轰炸为背景的原创儿童文学《纸飞机》。
作者左昡就是土生土长的重庆孩子。她花费五年时间,在真实史料的基础上,创作出描写战争史上惨烈的四大轰炸之一——重庆大轰炸的《纸飞机》,填补了儿童文学史上的空白。
小说以1938年10月至1943年8月重庆遭受日军飞机疯狂轰炸的历史事实为时间轴,以山城曙光巷女童金兰一家在战争中的遭际为主线索,书写了抗战时期整个重庆地区人民的悲惨境遇与奋力抗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来自四面八方的下江人拥入大后方重庆。呼啸而来的日本战机撕破了重庆城的宁静,也搅乱了女孩金兰的童年。2千余个日日夜夜,2万多颗炸弹,小女孩兰兰的童年是与炸弹赛跑的童年。
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苦痛,也让她渐渐学会坚强与勇敢。在山城火与雾之间,她的家一次次被摧毁,又一次次从废墟中站起来。父亲惯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酒有泡菜,这日子就倒不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儿童文学没有故事情节的插图,却在每章前面绘有三种重庆小吃。这样的处理虽非直接叙述故事,却承载着多重深层意蕴,与小说的历史背景、地域文化和情感内核紧密交织。
抄手、麻辣小面、豌豆凉粉……这些日常食物成为重庆人“愈炸愈强”精神的具象化表达——即使家园被毁,人们对生活的坚守仍在,暗喻重庆人面对苦难时的坚韧生命力,呼应金兰在绝境中“心怀希望”的成长主线。
纸飞机承载金兰的个人悲欢,而小吃则成为集体记忆的载体,将个人创伤扩展至城市群像。在那段血与火的岁月里,重庆人民用“愈炸愈强”的信念守护家园。即便是如此强大而疯狂的日军飞机,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而兰兰手上的那架纸飞机,却始终穿行在山城的上空。
如果您喜欢索菲爸爸亲悦读栏目,或者您有任何关于亲子阅读相关的问题,欢迎您来情报站告诉我们~
【参与方式】打开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在情报站发帖+文字/图片/短视频/音频上传即可,快来齐鲁壹点跟随索菲爸爸,与您的孩子共度美好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