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老年报刊的使命与机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09:16:00    

银龄康养无疑是当下产业发展的一大风口,在这个风口上,老年报刊是完全可以大有作为的。“种草”较早的一些老年报刊社,享受到了风口所带来的红利,能不能赚到盆满钵满,则需要大家的进一步努力和奋发作为。


历史沿革与早期发展


中国老年报刊的起源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1984年,《老人报》作为中国首份面向老年群体的报纸在广州创刊,标志着中国老年报业的起步。随后,黑龙江、辽宁、四川等地相继推出地方性老年报,形成了以《老人报》为代表的老年报刊群体矩阵。1992年,全国老年报协会成立,通过年会推动行业合作与资源共享,例如引入企业广告赞助(如沈阳飞龙集团)解决初创期的资金难题。


主要代表报刊及特色


隶属于民政部的《中国老年报》成立于1995年,是国家级综合性老年报,内容涵盖健康养生、法律服务、社会政策解读、文化娱乐等,旨在成为老年人的“健康顾问”与“精神家园”。2025年,该报进一步整合营养学、心理学等领域知识,推出数字化服务,并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辅助健康管理。


《老年日报》多次入选中国邮政发行百强榜,2024年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老年类报刊。其特色包括“岐黄护老”公益活动、挖掘地方历史文化活动(如“寻找龙江最美记忆”),并通过“新闻+”模式推动老龄产业发展。


《中老年时报》获得“中国专业报品牌十强”及“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是全国唯一涉老类日报。内容强调民生新闻与服务性,设有健康、时评等28个版面。通过读者问卷调查和活动(如中老年文化节)增强互动,发行量稳居前列。


社会影响与功能


信息传播与权益维护:老年报刊通过政策解读、法律专栏等帮助老年人应对养老、医疗等问题,例如《中国老年报》的法律服务板块。


文化引导与精神支持:如《老干部之家》杂志通过挖掘老同志故事、组织文化活动(如书画大赛)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


推动老龄产业发展:部分报刊与政府、企业合作,例如《老年日报》通过公益活动促进中医健康服务,助力银发经济。


挑战与创新


数字化转型:传统纸媒面临新媒体冲击,如《中国老年报》加强官网和社交媒体建设,推出线上健康管理工具。


内容适老化改革:部分报刊调整字号、增加互动栏目(如《中老年时报》的“开门办报”策略),或通过全媒体平台(如《老干部之家》的“轻岭家”小程序)提升读者黏性。


商业模式探索:从依赖广告赞助转向多元化收入,例如《中老年时报》推出订制化活动和会员服务。


未来展望


老年报刊的发展将更注重“服务+融合”:


深化政策对接:紧跟国家老龄政策,如《中国老年报》宣传“积极老龄化”理念。


技术赋能:利用AI、大数据提供个性化内容,例如智能推送健康资讯。


跨界合作:与社区、医疗机构联动,例如《老年日报》的“新闻搭台”模式。

通过以上措施,老年报刊将继续在老龄化社会中发挥信息桥梁与文化纽带作用,助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来源: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工作委员会 作者:鲍康伟

责任编辑:刘文文

审核:乔惠琳 统筹:李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