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家电投河南公司:直面“烤”验 顶“峰”保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0 20:1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 通讯员 王乃新

连日来,河南遭遇历史同期极值的高温天气,全网用电负荷持续飙升,能源保供迎来前所未有压力和挑战。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河南公司),作为保障区域能源安全的主力军,坚决扛起使命担当,调配统筹各方面资源,直面“烤”验、顶“峰”而上,全力以赴稳发稳供、多发多供。夏季保供工作开展以来,该公司已完成发电量26.71亿千瓦,为河南经济社会民生提供了坚强能源保障。

全体动员 拉起抵御高温坚实防线

面对今年入夏以来,河南来势汹汹、持续上扬的高温天气状况,国家电投河南公司迅速启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专项方案,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各部门各单位集中力量,全面打响保发电、战高温的攻坚战。建立省域与属地二三级单位统一调度、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领导带班和“日跟踪”“零报告”“24小时值班”制度,严明保供纪律,强化首办负责,压实各级各岗位的保供责任。

保供工作关系地方经济民生,丝毫不能出现闪失。7月18日深夜,国家电投河南公司平顶山发电分公司灯火通明,发电设备隆隆作响,虽然此时室外的“蒸烤”模式略有消退,但机房内部依然“热情”不减、高达45摄氏度。面对滚滚热流,集控人员精细开展监盘操作、加强运行监测,巡检人员一遍又一遍穿梭于机组设备之间,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有力的责任坚守,让每一项既定措施落到实处、保障管用。据统计,国家电投河南公司每天在发电运行、检修维护、燃料供应等方面投入各岗位人员达到1100余人,广大干部员工24小时奋战在各条战线,义无反顾用国家电投能源人的“汗水坚守”换来千万家庭的“清凉指数”。

应发尽发 确保电力供应万无一失

高温就是战情。在本轮大范围高温过程中,国家电投河南公司全时应战,全力提升机组顶峰能力,7月14日1.47亿千瓦时、7月15日1.52亿千瓦时、7月16日1.58亿千瓦时,自7月5日以来,连续15天发电量超1亿千瓦时并屡创新高,始终保持高负荷运行状态。

为了保证机组能开尽开,该公司紧抓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这个关键要素,建立重点设备TOP清单,强化“特巡特护”,加密关键部位监测频次,确保机组在高温环境下带得上、发得出、稳得住,全面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深入开展机组故障隐患排查,有效提升设备检修维护质量和效率。加强专业骨干力量配备,成立应急保障突击队,检修分秒必争、缺陷随见随消,早预防、早行动、早处置,以“精心+匠心”成功化解风险隐患21项,保证了迎峰度夏以来的“机组零非停、应急零延迟”。

充足可靠的燃料保障是保供工作的“生命线”。国家电投河南公司发挥燃料垂直化管理优势,统筹人员、协调煤源,打好计划、调运、接卸全流程“组合拳”。派出5个工作专班,分赴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及省内20余个矿点,精准对接燃煤需求,精细实施调运发运、监装监运,采用“铁路+公路”多种路径联运模式,确保燃煤库存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各火电单位根据每日负荷曲线,动态优化配煤掺烧方案,让机组既要“吃得饱”,也能“吃得好”,全面提升接带负荷能力。

科技赋能 筑牢能源保供安全屏障

在国家电投河南公司的田园风电场,一架巡检无人机迎着烈日、腾空而起,对风机设备进行飞巡监测。在此次能源保供过程中,国家电投河南公司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技术投入。在新能源领域,无人机精准识别叶片故障,巡检机器人实时监测机舱状态,智能光纤替代2200个传感器后,对风机运行态势的监控更加精准,智能消防系统的投入则可以实现突发火情的自动扑灭。通过智慧场站的投用运转,该公司29个风场可利用小时数同比增加308小时,在此次保供中新能源发电量达到2.5亿千瓦时,源源不断输送出绿色电力。

不仅在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也广泛应用在火电这样的常规能源供应中。依托火电远程诊断系统,通过对机组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深度分析,强化了趋势分析、预警研判、超前预控能力,借助手机远程诊断APP平台,电网负荷、燃料库存、设备状态实时在线,实现了设备缺陷早发现、早处理,保供策略更精准、更高效。在国家电投河南公司沁阳发电分公司,智慧燃料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燃料采样、制样、计量、化验等环节自动化数智化转型,不仅增强了燃料供给与机组负荷的契合度,也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某种程度上讲让保供更加安全、高效、环保。

经济社会民生无小事,关键时刻“顶梁柱”必须顶得上。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吃劲儿阶段,国家电投河南公司正以强烈的担当、扎实的行动,为河南能源电力供应作出积极贡献、发挥支柱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