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07:23:00
本报讯 记者姜晓菲报道 铅中毒并非遥远的健康威胁,它可能潜藏在日常饮食与生活环境中,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造成多系统损害。记者邀请到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沈阳市中毒救治中心)综合中毒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天明和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朱艳杰,为我们详解铅中毒的防治知识。
刘天明主任介绍,成人急性铅中毒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口有金属味、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伴头晕头痛、多汗少尿;慢性中毒则累及神经、消化、血液和泌尿系统,表现为神经衰弱、腹绞痛、贫血及肾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或垂腕垂足。朱艳杰主任指出,儿童铅中毒更具隐蔽性,初期可能有头痛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异常等神经症状;消化系统可见食欲差、异食癖(如啃玩具油漆、吃泥土);造血系统表现为贫血、面色苍白;还可能伴随钙铁锌缺乏,出现抽搐、龋齿、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饮食是铅进入人体的重要途径。皮蛋、老式爆米花、不合格彩色陶瓷餐具等都会导致铅蓄积。另外,生活环境中同样暗藏风险,如儿童啃咬涂有劣质铅漆的玩具、接触不合格彩色图书后不洗手,易将铅带入体内;部分非正规厂家化妆品含铅,孕期女性接触可能影响胎儿。职业暴露主要经呼吸道吸收,非职业人群则多通过胃肠道摄入,有机铅可经皮肤吸收。
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发现铅中毒都应远离污染环境。日常预防需注意:勤洗手、剪指甲,尤其儿童饭前必洗手;定期清洁玩具、家具,避免铅尘聚集;不用彩色劣质餐具,少吃含铅皮蛋和老式爆米花;铅作业者下班换衣洗澡再接触家人。营养干预能降低铅吸收:儿童定时进餐,避免空腹和过油饮食;吃乳制品、豆制品补钙,坚果、海产品补锌,新鲜蔬果补维生素C,增强身体排铅能力。
朱艳杰主任特别提醒,儿童对铅更敏感,吸收多、排泄少,家长更应警惕,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铅中毒可防可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远离铅污染源,就能有效守护全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