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6 09:42:00
8月13日,贵州遵义仁怀市一家新开的理发店因取名“最高发院”引发网友质疑,被指名称不符合相关规定。8月15日上午,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盐津分局工作人员表示,局长已到现场调查,要求店铺更换名称,目前招牌已拆除。(纵览新闻8月15日)
一个好的店铺名称,既能吸引顾客关注,也能助力树立店铺形象。但取名绝不能哗众取宠,必须坚守法律底线,恪守公序良俗,更不能动歪脑筋、打擦边球。此次“最高发院”招牌被拆除,无疑是一记深刻的教训。
网络时代,公众的监督目光从未缺席,网友的正义感更是鲜明强烈。据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这家理发店的招牌赫然写着“最高发院”,下方配有小字“处理人民的头等大事”,招牌下还贴着“开业大酬宾”的广告。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这样的名称是否合适?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虽享有自主选择名称的权利,但也受到明确限制:不得使用或变相使用党政军机关名称、简称、特定称谓;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或可能产生其他不良影响;不得可能使公众受骗或产生误解。显然,“最高发院”的名称刻意谐音“最高人民法院”,违背了相关规定,也触碰了公序良俗的红线。
或许是店铺缺乏法治常识,或许是为了制造猎奇效果吸引眼球,但无论何种原因,这样的取名背后,折射出的是经营者畸形的经营思路——妄图通过投机取巧、胡思乱想、动歪脑筋来博取关注。殊不知,店铺的长久经营,靠的是诚信为本、质量为上、服务制胜,而非哗众取宠的名称。取名当守正,应让店铺的服务质量与名称相得益彰、双向奔赴。正如湖南怀化的理发师甘晓华,她与丈夫经营的理发店名为“靓点”,店铺走红并非因名称新奇,而是凭借扎实的服务质量。她精准理解需求,被网友称为“听得懂人话”的理发师。正是服务“靓”起来了,才让“靓点”真正深入人心,这无疑给所有经营者以深刻启示。
名正言顺,言顺事成。店铺取名当坚守正道,遵纪守法、尊重公序良俗,莫要寄望于投机、猎奇、哗众取宠,否则,只会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同时,更应在取名守正中培育健康的商业文化,以实打实的质量赢得口碑,让名称与实力名副其实、相互成就,这才是商铺经营的长久之道。
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