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正值上市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20:24:00    

图片


又到了香椿上市的季节

作为深受欢迎的春季时令蔬菜

香椿不仅风味独特

还富含维生素B、C、E

及钾、钙、镁等多种矿物质

深受大家的喜爱

在传统认知中,香椿常被赋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甚至被视为天然药材。


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宾表示,香椿确实含有一定药理成分,但这些作用依赖于特定剂量和使用条件,日常膳食中很难达到。因此,香椿的食用应以享受风味和营养为主,切勿夸大其所谓“治病”功效,避免因过度依赖而忽视科学饮食的重要性。



香椿处理不当可增加致癌风险

四月中旬后,香椿芽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明显升高,可达到157-160毫克/千克,远超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亚硝酸盐是已知的强致癌物,过量摄入不仅可能导致慢性健康问题,严重时还可引发急性中毒。因此,合理挑选和正确处理香椿,是食用时必须关注的关键环节。


安全食用香椿 牢记“早、焯、腌”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香椿中的亚硝酸盐危害,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早采摘、选嫩芽:

香椿嫩芽初出时亚硝酸盐含量最低,应优先选用新鲜、柔嫩的芽头,避免食用已显老化或存放时间过长的香椿。


焯水处理:

将香椿用沸水焯烫1-2分钟,可有效去除大部分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并保留其色泽与风味。焯水后的香椿宜及时食用,不建议长时间存放。


科学腌制:

腌制前同样需进行焯水处理,且腌制后应静置至少一周再食用,以进一步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同时,腌制香椿不宜过量食用,避免因累积摄入引发健康风险。


部分人群食用香椿应更加谨慎

李宾提醒,老年人、儿童、胃肠功能较弱者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在食用香椿时应格外谨慎。


这类人群的消化系统相对脆弱,摄入过多香椿容易引发胃肠不适,如腹胀、腹泻、恶心等。香椿中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性成分和植物活性物质,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诱发原有疾病的加重,或影响食物的正常吸收。


此外,香椿所含的某些植物化学成分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清除,对于肝功能不全或正在服药的人群而言,过量食用可能增加肝脏负担,干扰药物代谢,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产生副反应。尤其是正在使用抗病毒、降压、抗凝等药物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评估是否适合食用。



来源:新闻大连(微信号:dltv8811)

资料: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相关文章